2020年2月15日星期六

中藥香氣防肺炎


“香佩療法”的图片搜索结果
新型冠狀病毒」(武漢肺炎)肆虐,人心惶惶,不少朋友拿著所謂預防肺炎中藥方詢問筆者功效,在此,筆者鄭重提醒大家,中醫講求辨證論治,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並沒有人人服之有效的藥方,服藥之前必需徵求註冊中醫師的意見,醫師會透過望聞問切,四診合參,判斷你的體質,然後開出適合你的處方。

藥雖然不可以亂吃,但某些中藥的香氣,即使聞聞,也有一定增強身體防禦能力的作用。很多人知道西方有芳香療法,其實中藥熏香由來已久。《神農本草經百種錄》記載:「香者,氣之正,正氣盛則除邪辟穢也。」中國古代把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稱為「癘氣」,為防止這種「癘氣」和瘟疫侵襲,古人就有把芳香性中草藥裝進囊袋佩掛起來,借助藥物散發的陣陣香味以作辟除穢濁及預防疾病之習慣,稱為「香佩療法」。
針對新型冠狀病毒,國醫大師周仲英教授建議了一個「防疫香囊」配方。大家可按以下方法製作。
材料: 藿香10g、蒼朮10g、白芷10g、草果10g、菖蒲10g、艾葉10g、冰片5g (研至細末,磨粉可詢問中藥材店),茶包袋1個,小絹布/棉布袋1
製作:將所有中藥粉放進茶包袋,再把茶包袋放到絹布/棉布袋,稍稍封口即成。
使用方法:隨身攜帶,不時拿出來聞一聞 。等到香味淡了,就可以換新的香囊,適合任何人士作預防武漢肺炎或其他流感之用(孕婦/中藥過敏人士不適宜使用)。

額外提提,除了防治用途,香囊也有驅趕蚊蟲和紓緩舟車暈浪反應的作用。如有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的意見。

2019年11月24日星期日

【月經不調】月經量越來越少,究竟有冇問題?有咩原因?可以點調理?

月經量少

正常的月經包括了3個要素:週期正常(21-35天)、經期正常(3-7天)、 經量正常(5-80 ml)。由此可見,正常月經量的範圍比較寬,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,一般月經量少於5ml(大概相等於一個礦泉水瓶蓋的量),或經期少於2天,才算月經量少!

 

常見造成月經量少原因包括:

1   為減肥過度節食/過量運動

過量的運動或不適當的飲食,可使體脂降到一定水平以下,導致月經過少,甚至閉經。(何謂運動性閉經?


2)作息無度/壓力過大/抑鬱

工作生活緊張,壓力過大,情緒抑鬱,可導致荷爾蒙分泌失調,從而影響月經情況。


3)流產/刮宮/其他子宮手術

進行相關手術後,有機會損傷子宮內膜,或出現感染情況,或影響卵巢分泌功能,繼而影響月經。


4)卵巢功能衰退

卵巢的功能直接影響著女性的月經,卵巢功能衰退患者會提早出現更年期症狀,如潮熱汗出、心悸、心情煩躁等,可透過抽血檢驗荷爾蒙水平來確診。

45歲都未到,就有「潮熱盜汗」,唔通咁快就更年期?中醫有冇得調理?

更年期症狀好辛苦?中醫中藥調理可改善,甚至延緩衰老


5)懷孕

有性生活婦女,既往月經正常,突然出現陰道少量出血,有可能為激經(妊娠初期按月有少量月經,不影響胎兒發育)或胎漏(妊娠期陰道出血),可行尿妊娠檢查以作鑑別。


6)口服避孕藥/使用藥性子宮環

藥物影響荷爾蒙分泌,減慢子宮內膜生長速度,令月經量減少,這類情況無須就診。(雖然現在使用的避孕藥副作用已大大減少,仍建議有生育需要的婦女每2年停用避孕藥3個月,以維持卵巢排卵功能正常運作)

 

而以下三個情況的女士應該及早就診:

 

1   月經量一直是少於5ml

2   經期不足2

3   以往月經正常,但是月經量突然或逐漸變得比自己原來經量少很多

 

在中醫角度,月經量少可分為血虛、腎虛、血瘀、痰濕四個證型。

1   血虛:月經量少色淡,容易頭暈眼花,面色萎黃。治宜養血調經。

月經前後想補血。。。除左紅棗,仲有咩好?同埋幾時食最好?

2   腎虛:月經量少色淡,腰痠,或見頭暈耳鳴/夜尿頻。治宜補腎養血調經。

3   血瘀:月經量少色紫黑,有血塊,小腹脹痛拒按。治宜活血化瘀調經。

月經有血塊=血瘀?其實唔一定,中醫話你知有關「血塊」既真相!

4   痰濕:月經量少,質地黏膩,或伴有白帶量多黏膩/咽中有痰。治宜化痰燥濕調經。

 

月經量少,月經週期延長(>35天)患者,可發展為閉經,應積極就診接受治療。如有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。(點解我既月經遲左咁多仲未黎?需要催經、通經嗎?

想了解更多中醫婦科資訊,請按「查看網頁版本」。

2019年11月10日星期日

【月經不調】每次黎月經,胸部又谷又脹痛,月經胸痛花茶、穴位按摩幫到你~~


月經胸痛
月經前幾天出現乳房脹痛,相信不少女士都曾經歷過。有些症狀輕微的只是谷谷脹脹,嚴重的乳房腫痛至穿胸圍或被輕碰也感到劇痛,影響日常生活。這個情況,西醫歸納為「經前緊張綜合症」的症狀之一(經前出現頭痛、疲倦、水腫、情緒波動,甚至影響工作?你可能患有經前綜合征(PMS)),在中醫則被稱作「經行乳房脹痛」

 

在中醫角度,女子乳頭屬肝,乳房屬胃,「經行乳房脹痛」與肝、胃、腎三臟相關。「肝郁」為基本病機,常見證型包括肝郁氣滯、肝腎陰虛、脾虛痰阻胃絡。治療以疏肝理氣為主,並按證型配合補益肝腎、健脾化痰通絡之藥物。常用的藥物包括逍遙散、柴胡疏肝散、一貫煎、海藻玉壺湯等。「經行乳房脹痛」的發生往往與勞累、生活不規律、精神緊張、壓力過重有關。因此,患者首要舒緩生活和工作壓力、消除煩惱、心情舒暢、心態平和。

 

如乳房疼痛情況不算嚴重,可透過簡單茶飲及穴位按摩舒緩不適。

 

香附玫瑰飲

材料:香附10g,玫瑰花5朵,紅/黑糖適量

做法:將材料洗淨後,放入杯中,加沸水500ml,焗泡20分鐘,加紅/黑糖調味即可,可反覆沖泡多次。

 

穴位按摩

膻中位於兩乳頭連線的中點

乳根穴:位於乳頭直下,乳房底部,第5肋間隙。

三陰交:位於小腿內側,足踝直上3寸(約橫放4隻手指的寬度)。

方法:用拇指或者食指指腹,揉按該穴,力度以輕微酸脹感為佳。每日3次,每次2分鐘。

 

另外要留意的是,「經行乳房脹痛」及乳癖」雖然同樣由腺增生」造成,但乳癖」患者乳房的腫塊比較明顯,行經後也不會完全消失,西醫稱為「乳腺囊性增生症」,有一定癌變傾向,但只要定期復查跟進,一般預後良好。上述茶飲及穴位按摩對這類患者也有一定幫助。

 

假如於乳房捫及單發結節性的腫塊,邊緣不規則,質地較硬,與皮膚粘連,必須儘早求醫,以排除癌變的可能。

 

如有任何疑問題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的意見。


想了解更多中醫婦科資訊,請按「查看流動版」。

2019年9月30日星期一

【月經不調】月經次次黎都多,量多到特長夜用都搞唔掂。。。我會唔會留血不止架?

月經量多
女性的月經週期為21-35天,每次來潮3-7天,排出經血約30-80ml。視乎衛生程度,量多的日子一般用3-6塊衛生巾,如果月經量超過100ml,持續每次2-3小時內滲透1條衛生巾,或月經次數太過頻密,或行經日子延長,影響日常生活,甚至月經時或過後感到頭暈和疲倦,即屬病態,建議儘快就診,以作進一步了解。

醫生一般會根據患者的經血量、出血持續時間以及週期表現,建議相應的檢驗方法,包括常規婦科檢查、抽血檢驗荷爾蒙水平、腹部/經陰道超聲波檢查、宮腔鏡、診斷性刮宮等,找出病因針對性處理。

常見的原因包括
1. 賀爾蒙分泌不平衡,多見於青春期更年期
2. 婦科疾病:如流產、子宮肌瘤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及子宮癌等。
3. 異物:如配帶子宮環。
4. 內科病:血液疾病、甲狀腺機能過低等。

最常見的原因為賀爾蒙(內分泌)失調,其他常見原因還包括子宮肌瘤巧克力囊腫、子宮內膜息肉、生殖道感染等。內分泌失調引起的月經量多又稱為「功能失調性子宫出血」(簡稱「功血」),又分為排卵型無排卵型功血。無排卵型多見於青春期及更年期患者;排卵型則多見於育齡婦女。

月經量多屬中醫月經過多、崩漏範疇。中醫會根據出血的緩急之勢、出血的久暫、病人的年齡及體質情況等決定治療方案。一般來說,青春期以補腎為先;育齡期重在疏肝;更年期則著重健脾。「功血」是中醫治療的優勢病種,主要法則為「塞流」、「澄源」、「復舊」三法。「塞流」即是止血。如月經量過多,止血是治療本病的當務之急。「澄源」即是求因治本。臨床上常見證型包括如腎虛、脾虛、血熱、血瘀等,分別施予補腎固衝、健脾益氣、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等方法,以調整月經周期。「復舊」即是調理善後。在血止之後,應針對體質,用中藥及食療調理身體。

另外,坊間不少報導指「三陰交」、「血海」等穴位有調經作用,應用前建議先諮詢中醫師意見,不適當的按摩,有機會加重月經量多的情況。

如有疑問,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。

想了解更多中醫婦科資訊,請按「查看網頁版本」。

【計劃懷孕】首次試管嬰兒IVF療程失敗,第2次配合中醫及針灸治療後共取得13個Day5囊胚(中醫案例分享)

H小姐,35歲 初診日期:2022年6月 H小姐2021年時新婚不久後就自然懷孕,本是開心事,可惜,及後發現 自己和丈夫同為輕型地中海貧血患者,兩人都是alpha型輕地貧 。於是需要在孕中期抽羊水診斷,很不幸胎兒攜帶alpha重型地貧基因,無奈之下,H小姐選擇於9/2021孕19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