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包含「奶量不足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奶量不足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20年7月7日星期二

【產後調理】唔夠人奶點算好?奶量不足的上奶、催乳食療及穴位按摩推介~~

催乳食物
母乳餵哺好處多,產後能順利餵哺母乳,是很多媽媽的共同心願。可是,乳汁不足問題困擾不少新手媽媽。

在中醫角度上,產婦乳汁量少,甚或全無,不足夠餵養寶寶,稱之為「產後缺乳」。乳汁由身體氣血所化生,乳汁的分泌則有賴肝氣疏泄與調節。因此,如果體質虛弱,氣血不足;或產後情志抑鬱,引起肝鬱氣滯,均有機會引起缺乳。

氣血不足的患者,乳汁一般較清稀,乳房柔軟無脹感,可能伴有疲倦、胃納差、頭暈、自汗等症狀。治療上以補益氣血為主,常用中藥包括黨參、北芪、當歸、熟地、紅棗、圓肉等。

肝鬱氣滯的患者,乳汁較濃稠,乳房脹硬疼痛,容易情緒波動,可能伴有胸悶、脅肋脹痛等症狀。治療上以疏肝理氣解鬱為主。常用中藥包括柴胡、香附、青皮、橘絡等。

不論何種證型,中醫師一般會酌量配伍一些下乳通絡的中藥,例如王不留行、路路通、通草、木通、絲瓜絡、漏蘆等,以達到催乳通乳、增加乳汁分泌的效果。

以下為大家推介一個可增加乳汁分泌的湯水──通乳湯。適合每星期飲2-4次。
材料:通草3g、路路通10g、絲瓜絡3g、黨參20g、黃芪20g、桔梗10g、升麻3g。雞腳1斤(可用豬肉代替)。
做法:所有材料洗淨,藥材先浸半小時,雞腳汆水。藥材放進鍋中,加入10碗水煎煮滾後,放入雞腳同煮兩小時,調味即成。
功效:健脾益氣,下乳通絡

適當的穴位按摩,也能促進乳汁分泌,方法如下,可每天進行1-2次。
1、乳根穴
定位:乳頭直下,乳房根部,左右乳房各一穴。
方法:用中指力度適中的點按穴位2分鐘,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。

2、膻中穴
定位:兩乳頭連線與胸骨中線的交點。
方法:用拇指在穴位自下向上推2分鐘,以脹麻感向胸部放射為佳。

3、少澤穴
定位:在尾指外側指甲角根部,左右各一穴。
方法:用拇指指甲掐穴位20秒,然後鬆開3秒,反覆操作2分鐘。

日常護理方面,可以注意以下幾點。
1、避免進食含麥芽、山楂等具有回乳功能的食品,包括啤酒。
2、可多食用豬腳、豬肝、鯽魚雞腳、花生、黃豆、木瓜、勝瓜、金針菜等食材,以補充營養,增加乳汁分泌。
3、保持心情輕鬆開朗,情志不暢、緊張、憂鬱等,均會影響乳汁分泌。

如果運用上述方法後,乳汁分泌仍然偏少,可考慮就診中醫。醫師一般會按病情開立更具針對性處方,或進行針灸治療,以達到催乳通乳效果

如有任何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。

想了解更多中醫婦科資訊,請按「查看流動版」。

【計劃懷孕】首次試管嬰兒IVF療程失敗,第2次配合中醫及針灸治療後共取得13個Day5囊胚(中醫案例分享)

H小姐,35歲 初診日期:2022年6月 H小姐2021年時新婚不久後就自然懷孕,本是開心事,可惜,及後發現 自己和丈夫同為輕型地中海貧血患者,兩人都是alpha型輕地貧 。於是需要在孕中期抽羊水診斷,很不幸胎兒攜帶alpha重型地貧基因,無奈之下,H小姐選擇於9/2021孕19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