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包含「黃體功能不足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黃體功能不足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23年10月23日星期一

【月經不調】女性黃體素不足,可以導致月經失調,甚至不孕、流產?中醫點睇?

low progesterone

黃體素又名黃體酮或孕酮(Progesterone),是一種性荷爾蒙,對於維持正常的月經週期和支持妊娠起著重要作用。在每個月排卵後,卵巢形成的黃體會開始製造黃體素。如果卵子受精,黃體素的水平會繼續上升,以幫助維持子宮內膜孕育胚胎;如果卵子沒有受精,黃體素的水平會下降,導致月經來潮。因此,黃體素對於控制女性的月經週期和生育能力起著關鍵作用。


在月經週期中,排卵前黃體素都處於低濃度,<2ng/ml。在排卵後的黃體期增加到>5 ng/ml。如果懷孕,在懷孕初期濃度會維持在黃體期濃度。等到黃體素開始由胎盤供應,濃度會增加到100-200 ng/ml。


如果女性黃體功能不足,黃體素偏低,可能有以下表現。

1) 月經週期縮短,嚴重者月經週期<21天。

(相關文章:個月來兩次月經,到底身體有咩問題?)

2) 在月經前幾天就有少量的陰道紅/褐色分泌物流出,然後才正式來月經。

3) 雖然基礎體溫是可見高低溫雙相,但上升緩慢或下降較早,高溫持續< 12天,或者高溫期增加<0.3℃。

4) 假如懷孕,患者可能經歷早期流產,少數有不孕情況。

(相關文章:連續小產2次。。。我仲有機會做媽咪嗎?)


如想得知黃體素是否足夠,可以嘗試自行測量基礎體溫,從月經第一天開始測量,連續一個月經週期,從而間接推測黃體功能。(相關文章:基礎體溫測量操作教學)


黃體素不足的常見原因是卵巢功能不佳或年紀漸大,排卵少、卵子也無法成熟,導致黃體功能差,分泌的黃體素不足。另外,如果本身有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排卵異常甲狀腺低下泌乳素過高、壓力大,或有生活不良習慣,如抽菸、熬夜、酗酒等,都可能導致黃體素不足。


對於黃體功能不足,如果無懷孕需要,西醫一般不會進行治療,假如月經週期縮短嚴重,會給予避孕藥或著補充黃體素以調整週期。用藥期間症狀一般得以改善,可是一旦停藥,病情很大機會就會復發,無法根治問題。


在中醫角度,黃體素不足屬於「月經先期」範疇,亦稱「經期超前」或「經早」與懷孕相關的「先兆流產」、「習慣性流產」也有一定關係「月經先期經常與「月經過多」並見,嚴重著可發展為「崩漏」,應及時進行治療。


黃體素不足主要機理是「沖任不固,經血失於制約」,月經提前而至。常見的證型有脾虛、腎虛、陰虛,常用方劑包括補中益氣湯、右歸丸、歸腎丸、固陰煎、兩地湯等。一般以3個月經週期為1個療程,按月經週期用藥,分為卵泡期、排卵期、黃體期、月經期等四期用藥,另按需要配合針灸、艾灸等。如有懷孕需要,會於黃體期配合安胎中藥。


關於黃體素不足的預防調護,可以留意以下幾方面。

1)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均衡飲食、適量運動、保持健康的體重、避免過度壓力,都可以有助於維持荷爾蒙的平衡。

2) 不宜吃生冷、酸辣等刺激性食物,可多吃富含維生素B6和鋅的食物,如全穀類、堅果等。


如有任何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的意見。

2022年2月11日星期五

【計劃懷孕】反覆連續流產,小產2次以上了。。。我仲有機會懷孕做媽咪嗎?中醫咩情況適合介入?

連續小產

反覆流產所帶來的痛苦,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,在此衷心向在求子之路努力的女性,致以最深切的慰問……

 

慣性流產(recurrent miscarriage),又名復發性流產,不同地方採取不同定義,普遍指連續2/3次或以上的流產隨著醫療進步,目前許多疾病皆可透過孕前健康檢查發現,包括免疫功能、甲狀腺功能、性激素水平、子宮結構、子宮內膜厚度、配偶/流產胚胎染色體檢查等,及早發現問題並接受治療,可降低日後發生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機率。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。

 

1.胚胎染色體/夫妻染色體異常

胚胎染色體異常比率約佔50%,異常的原因不明,大多是機率問題,在精卵製造過程,或受精後的基因製造過程出錯,一般認為年齡會增加發生機率。胚胎染色體異常的原因無法控制,但鼓勵女性調整好身心後可以嘗試再次自然懷孕。夫妻雙方的染色體異常比較罕見,可以考慮進行試管嬰兒,在植入胚胎前行染色體篩查。

 

2.血栓形成體質/免疫異常

約佔20%,因為女性本身的體質因素,或母體產生一些自體免疫抗體(e.g.抗磷脂抗體)對抗受精卵,導致懷孕時容易出現血栓狀況,影響胚胎發育的條件,進而引發流產。

 

3.子宮結構因素

約佔15%,以先天性的子宮構造異常為主,例如單角子宮(只有正常子宮的一半大小,並且只有一條輸卵管)、雙角子宮(類似心形,子宮頂端有一個較深的凹陷)、子宮縱隔(子宮腔被隔出兩個空間)等。後天的子宮器質性病變,也可能造成子宮環境不佳,影響胚胎胎著床和發育,例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、宮腔粘連等。

 

4.內分泌因素

約佔15%,其中包括黃體功能不足、雌激素水平偏低多囊卵巢綜合症甲狀腺功能紊亂等,都會造成荷爾蒙水平異常,導致自然流產。

 

5.子宮內膜過薄

子宮內膜是胚胎著床的地方,正常厚度為0.8-1cm,若子宮內膜太薄會影響胚胎著床,即使著床了也可能因不夠穩定而流產。原因可分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,全身因素可參考第4點;局部因素包括內膜損傷、粘連、缺失等。

 

6.感染因素

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反覆流產的情況在香港相對罕見,通常只會造成單次流產。

 

7.子宮頸閉鎖不全

約佔1%。這類流產通常發生在孕中後期,由於宮頸內口鬆弛,胎兒大到一定程度會脫出宮頸造成流產。

 

針對不同發病原因,西醫可能會建議手術、試管嬰兒、黃體酮補充、甲狀腺素補充、抗凝血劑(如肝素、阿斯匹靈)等治療。至於二甲雙瓜(針對PCOS)、HCG、免疫體調制劑、微量營養素等方法有效性暫時未有定論,效果存疑。

 

雖然查明原因很重要,可惜事實上,目前臨床上只有約50%的慣性流產患者可以得原因,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患者沒有明確診斷,很多理論和假設仍在研究階段。

 

慣性流產在中醫角度,稱為「滑胎」,主要原因在於「腎虛子宮失固」。除母體因素外,尚需排除男方腎氣不盛、精虧、血弱等先天因素。治療大法以「補腎固沖,止血安胎」為主,重在治本。常用方劑包括壽胎丸、泰山磐石散、保陰煎、膠艾湯等。如果有西醫的明確診斷,中醫藥效果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,因為能更有針對性地運用中藥,以下為其中一些例子。

 

對於血栓形成體質/免疫異常,在中醫的體質表現多有血熱、血瘀證,除了西醫治療之外,可以配合中藥調理來平衡自體免疫,並改善體內的血流情形,一般療程從備孕開始至懷孕3個月或以上,有些情況會建議服藥直到順利分娩。

 

對於內分泌失調的問題,以及內分泌因素引起的內膜過薄問題,尤其是黃體功能不足情況,中醫的治療效果良好,一般以3個月為一療程。另外,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,有多重性內分泌異常的問題,除了不容易受孕外,懷孕後流產和慣性流產的機率都比較高,應趁早治療和調理體質

 

對於原因不明的流產,中醫會按患者體質調理,常見證型有肝腎不足、氣血虛弱、子宮虛寒等。建議在流產後至少休息3個月,改善體質後才再備孕。而再次懷孕後,可以中醫安胎超過先前流產的最高周數。剛流產後的調理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小產應該點調理?

 

預防調護方面,應注意以下幾點。

1.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不吸煙、不飲酒,維持體重正常(BMI=18.5-24),養成運動習慣。

2. 減少進食生冷寒涼之品,懷孕後更應絕對禁忌。懷孕後的飲食禁忌,可參考這篇文章:懷孕有咩飲食禁忌?中醫話你知有關孕婦戒口既真相!

3. 一旦停經,應及早通過有關檢查確診妊娠;一旦確診妊娠,應立即治療並多加休息。

 

對於任何有生育計劃的夫妻而言,面臨流產可說是很大的打擊,難免心情低落,我們應該容許自己有傷心的時間,療傷期間可以選擇和另一伴好好談論內心的感受,接受彼此脆弱的那一面,並且互相扶持陪伴,偶爾出門散散心,轉換環境換個心情,讓情緒慢慢好轉,等待下一次緣份的到來。

 

如有任何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的意見。

2021年6月20日星期日

【月經不調】1個月來兩次月經,甚至2星期來1次月經,月經頻密冇時停,到底身體有咩問題?

月經頻密

正常的月經週期為21-35天,每次持續3-7天。如果你的年齡在18-45歲範圍,月經無特殊誘因下,少於201次,甚至10餘天1次,持續2個週期或以上,就要正視問題了。情況惡化下去,有可能引起崩漏、貧血、不孕等。

 

以上情況在中醫被稱為「月經先期」,相當於西醫的「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」,大部分是由於「黃體功能不足」引起,但同時要排除盆腔炎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、內膜息肉等可能性。卵泡每次排卵後會形成黃體,負責分泌黃體素(孕激素)去維持子宮內膜厚度,直到黃體退化,子宮內膜脫落,下一次月經來臨。但如果黃體功能不足,就沒有足夠的孕激素去維持子宮內膜,導致月經提前到來。

月經週期

西醫治療上一般會給予避孕藥物來調經,透過外來的荷爾蒙來重新建立月經週期,停藥後可能復發;中醫則會透過辨證論治,標本兼治的方法來調經。本病如果治療及時,一般能完全痊癒,預後良好。

 

在中醫角度,本病的主要機理是「熱」和「氣虛」。熱擾血脈,中氣不足會導致沖任不固,經血失於制約,月經提前而至。「熱」又可分為「血熱證」、「鬱熱證」、「虛熱證」;「氣虛」可分為「脾氣虛證」和「腎氣虛證」;又可兼夾「血瘀」。治療上醫師會按月經的不同時期,如經後期、經間期、經前期等開立不同藥方,針對性治療。常用的方藥包括「清經散」、「兩地湯」、「丹梔逍遙散」、「補中益氣湯」、「固陰煎」等。

 

預防調護方面,要注意以下3點:

1.     少食油膩、辛辣、煎炸、燥熱等刺激性食物,以避免生火生熱。

2.     注意調節情緒,保持心情舒暢。

3.     保持外陰局部清潔,出血期間嚴禁性生活,防止感染。

 

對於有懷孕計劃(計劃未來1年受孕,應該點準備?)的女性,建議先調整好月經週期,回復21-35天範圍,才再備孕,能減低早期流產的風險。

 

如有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的意見。

2021年6月8日星期二

【月經不調】排卵期出血(排卵期流啡)?需要睇醫生嗎?中醫點睇?

排卵期出血

「排卵期出血」(Ovulation bleeding)又稱為「經間期出血」,是常見的排卵期症狀之一。排卵期出血發生在兩次月經中間,通常在月經週期的第12-16天,大部份表現為少量出血、淡咖啡色分泌物,或白帶中夾帶血絲,出血時間一般持續1-3天


月經和排卵由不同的荷爾蒙互相協調控制,正常經期結束後雌激素會增加,當卵巢慢慢成熟排出卵子後,雌激素會下降,黃體素會升高,以維持子宮內膜的穩定,直到黃體退化。然而,正因排卵時會出現雌激素減弱的狀況,若此時黃體素分泌量不足以支撐內膜厚度,就可能造成子宮內膜一點點剝落,出現少量出血的情況。另外也可因為排卵期成熟卵泡分泌雌激素過多,導致子宮內膜充血,引起紅血球漏出。排卵期出血多見於產後或流產後。

排卵期出血若只是偶發一兩個月,通常無需特別治療,也會自行痊癒。但若出血量較多(例如護墊不足夠,需要用到衛生巾)、時間過長(>3天)、甚至伴隨嚴重腹痛時,就需要就診作進一步檢查,以排除息肉、子宮內膜炎、子宮肌瘤等其他病變。反復出血,病情纏綿者,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月經週期紊亂,月經淋漓不盡,甚或崩漏、不孕症等。(點解月經周期咁長,10幾日都未乾淨既?)(中醫在不孕不育中所擔當的角色

中醫古籍稱排卵期為「氤氳期」。在中醫角度,出血主要原因是「腎陰不足」,導致排卵期陰陽轉化不協調,使得衝任脈絡損傷,令經血失去制約,造成經間期出血。「腎陰虛」的同時,可兼有「氣虛」、「鬱火」、「濕熱」或「血瘀」證。治療上以滋陰止血為主,佐以益氣、清肝、利濕、化瘀,常用的方劑包括「二至丸」、「六味地黃丸」、「丹梔逍遙散」、「清肝止淋湯」、「失笑散」等。一般建議月經後第5天開始,連續服用至排卵後第3天為止,以3個月經週期為一療程。

預防調護方面,要注意以下4點:

1. 少食油膩、辛辣、煎炸、燥熱等刺激性食物,以避免排卵期出血增多和時間延長。

2. 生活方面,出血期間應適當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

3. 保持外陰局部清潔,出血期間嚴禁性生活,防止感染。

4. 注意調節情緒,保持心情舒暢,多增強戶外運動以加強體質。


總括而言,偶然一次的排卵期出血一般對身體沒有大礙,如果出血連續超過3個月經週期,或出血量多,或伴有明顯腹痛,就要積極求醫,尋求專業意見了。


如有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的意見。

想了解更多中醫婦科資訊,請按「查看網頁版本」。

【婦科雜病】下腹痛痛痛痛劇痛難忍??婦科急腹症有哪些?

婦科急腹症是指那些突然發生的、源自女性生殖系統的急性腹部疾病。這些情況可能會導致劇烈的腹痛,並且可能需要緊急的醫療干預,包括手術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婦科急腹症病因。 1) 卵巢囊腫破裂(Rupture of Ovarian Cyst) 卵巢囊腫泛指卵巢上任何充滿液體的囊肿,當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