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包含「下體 痕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包含「下體 痕」標籤的文章。顯示所有文章

2022年8月4日星期四

【婦科雜病】下體生粒粒?一次過認識常見外陰部疾病~~

女性下體

不少女性,對於陰部的疾患,都會羞於就醫,期待能自然痊癒。小疾小患還可以,但有些情況耽誤了病情,結果會不堪設想。就讓我們來一起認識外陰部的不同疾病吧~~


1) 外陰部毛囊炎(暗瘡)

外陰部毛囊炎

症狀:皮膚毛囊口周圍泛紅、腫脹,逐漸形成小膿皰,頂部出現小白點,輕微疼痛感,和臉部暗瘡類似。幾個相鄰的小膿皰可相互融合形成大膿皰;如果發炎嚴重,可形成癤腫。

成因:外陰部皮膚與一般的皮膚一樣,有豐富的毛囊及毛髮。如果陰部處於潮濕不透氣的環境中,容易滋生細菌,引起發炎。

治療:單個的膿皰一般可在幾天後漸漸消退,不用治療。反覆發作或發炎嚴重的話,中醫會開立外用清熱解毒的藥膏,例如三黃膏、黃連膏等促進康復。必要時可配合內服中藥,常用方劑包括五味消毒飲、龍膽瀉肝湯、黃連解毒湯、知柏地黃丸等。


2) 巴氏腺/前庭大腺囊腫

前庭大腺囊腫

症狀:下陰部腫脹感,觸診時可感覺到有一個有波動性的囊腫在陰唇內下方。

成因:前庭大腺腺管開口因滲出物凝聚阻塞,形成囊腫。

治療:請參閱相關文章下體腫痛不適?小心前庭大腺炎!


3) 外陰濕疹

外陰濕疹

症狀:可累及外陰及周圍皮膚,病損常對稱分佈,症狀為劇烈瘙癢,可分為3期。

1. 急性期:紅斑、水腫、丘疹、水皰成群聚集,水皰可融合、破潰、糜爛、滲出、結痂。

2. 亞急性期:糜爛、滲出減少,出現結痂、脫屑。

3. 慢性期:炎症反應變輕,表現為皮膚肥厚、皸裂、脫屑、伴色素沉著或減退。

成因:與接觸過敏原有關,如使用未稀釋的消毒水或清潔劑、香水、不適合的衛生巾等。敏感體質及精神壓力等因素可增加易感性。

治療:隔絕致敏原及各種不良刺激。中醫視乎急慢性期用藥,急性期清熱燥濕止癢為主,常用方劑有龍膽瀉肝湯、四妙丸;亞急性期健脾化濕止癢,常用方劑有萆薢滲濕湯、除濕胃苓湯;慢性期養血祛風止癢,常用方劑包括當歸飲子、四物消風飲。可按情況配合外用中藥。


4) 陰部疱疹

陰部疱疹

症狀:生殖器或肛門部位長滿細小的水泡,感到刺痛或痕癢,水泡爆破後會留下痛楚的傷口。小便時尿液流經潰爛傷口,引起痛楚。

成因:透過性接觸傳播,由單純疱疹二型/一型病毒引起。

治療: 主要採用西醫抗病毒治療。中醫內外用藥有助緩解症狀,減輕疼痛,縮短病程。


5) 福代斯斑點, Fordyce's spot (皮脂腺異位症)

福代斯斑點

症狀:大小陰唇上的突起物,微微隆起,直徑約1-3 mm,群集分佈,呈白色。部分可融合成密集不規則形斑片,表面光滑,當繃緊皮膚時更能清楚見到,觸之有沙粒感。

成因: 原因不明。

治療: 為良性增生,不會引起任何不適,無需要治療。


6) 假性濕疣

假性濕疣

症狀: 主要發生在女性陰道黏膜上,成線狀對稱性排列,晶瑩剔透的絨毛狀增生物。因為長的與尖銳濕疣有所相似,所以經常會被誤會,令女性陷入恐慌。

成因: 原因不明。

治療: 不會引起任何不適,不需要任何治療。但如果肉眼未能和尖銳濕疣鑑別,需要用皮膚鏡進一步檢查。


7) 尖銳濕疣 (椰菜花)

尖銳濕疣

症狀:一開始只是皮膚扁平的小突起,容易被忽略。逐漸這些小的疣在肛門或外陰等處長出一個或一叢的肉芽,積聚時形狀有如椰菜花。

成因: 透過性接觸傳播,由人類乳突病毒(簡稱HPV)感染所引起。

治療:主要是在肉粒上敷藥,或利用電灼、冷凍和手術切除等方法處理。目前沒有方法根治,請諮詢西醫的意見。


8) 外陰癌

症狀:外陰結節、丘疹、潰瘍,可伴有疼痛及瘙癢,經過兩、三個月都沒有消失經久不愈,或是短時間內變大。可透過組織病理學檢查、多普勒超聲、CT檢查等確診。

成因: 發病原因尚不明確,目前認為人乳頭狀瘤病毒(HPV)是其發病的主要原因。

治療:請諮詢西醫的意見。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。


有關外陰疾病的預防調護方面,可以注意以下幾點。

1)保持陰部清爽透氣,儘量穿純棉質內褲,月經期間勤換衛生用品。

2)避免搔抓及用熱水洗燙,陰道不需要使用陰道清潔劑。

3)月經期盡量淋浴,不要浸浴;浸溫泉或游泳時要注意清潔衛生。

4)避免剃刮陰部體毛,以免刮傷皮膚導致發炎。

5)飲食忌辛辣煎炸刺激之品,以免助火生濕。

6)注意性生活衛生,維持單一性伴侶。


如有任何疑問,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的意見。

2019年6月23日星期日

【婦科雜病】點解下體會無啦啦痕既?會唔會係有「陰道炎」?會唔會感染左念珠菌?點算好?

念珠菌

下體又稱為外陰,指生殖器外露部分,這個部位的皮膚和黏膜非常嬌嫩敏感,稍有刺激就會癢、灼熱或刺痛。患有外陰瘙癢非常痛苦,常在晚間休息時加重,影響睡眠。任何年齡的女性都可能發生,有些人反覆纏綿多年,造成重大身心困擾。

外陰瘙癢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:

念珠菌陰道炎:陰道分泌會增加、變黃、呈芝士/豆腐渣狀,外陰痕癢,陰道疼痛,或性交時感不適。嚴重時,外陰部、會陰、腹股溝有發炎、潰損現象,非常疼痛。患者宜按醫生指示,採取藥物治療,如陰道塞藥、外用藥膏或口服藥物等。不少人會反覆受感染。

其他陰道炎:陰道感染可以是由於細菌、病毒、性病導致。陰道炎患者下體分泌通常會增多,白帶變成黃色或綠色,呈乳酪或泡沫狀,有異味,甚至帶血,患者應盡快求診,延誤求醫有可能引發盆腔炎,甚至不孕。(相關文章:盆腔炎的中醫治療)(相關文章:不孕不育的中醫治療

更年期、懷孕、哺乳:當更年期開始後或者哺乳期,女性體內雌激素分泌減少,使外陰部的皮膚或黏膜較乾和薄,於是變得更敏感,易受刺激。懷孕婦女的陰道分泌增多,容易產生局部刺激而瘙癢。經前期外陰部充血,偶可導致局部瘙癢不適。相關文章:更年期的中醫調理

過敏或接觸性皮炎:女性外陰特別嬌嫩,對於任何所接觸的化學品高度敏感。許多日常用品,包括沐浴露、香體露、濕紙巾、殺菌劑、衣物洗滌劑、潤膚膏、灌洗液、合成化纖物、避孕產品等等,都可能產生刺激而致癢,所以要細心留意用後反應。

壓力和焦慮:精神困擾影響神經系統狀態,令患者更易搔抓,繼而令外陰情況惡化,或導致反覆瘙癢。

大多時候,外陰瘙癢是在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發生的,患者本人很難弄清究竟什麼是主因。所以需要找醫生判斷,以進行恰當專業的治療,避免發生併發症及永久損害。相關文章:下體生粒粒?一次過認識常見外陰部疾病~~

外陰瘙癢在中醫稱為“陰癢”,指婦女外陰搔癢,甚則癢痛難忍,坐臥不寧,或伴帶下增多等。證型有虛實之分,生育期多實証,如肝經濕熱下注;反覆的陰道感染一般虛實夾雜,屬脾虛濕盛為多;絕經前後,則多虛証,如肝腎陰虛、血燥生風。中醫師根據全身症狀和局部情況,或結合婦科及化驗結果,明確診斷後,辨證論治。常用中藥方劑包括萆薢滲濕湯、龍膽瀉肝湯、知柏地黃湯等。另可採用外陰薰洗、陰道塞藥等方法,局部治療以緩解痕癢,促進康復。反覆性陰道感染及更年期前後的陰道搔癢,是中醫的治療優勢

日常護理方面,患者應該減少搔抓患處,保持陰部乾爽,避免衛生巾、潤膚露、護理液等可能含有過敏物質的刺激,減少進食辛辣、發物等,以舒緩痕癢症狀。

相關文章:小便灼痛,尿急、尿頻、尿痛?小心尿道炎!!

想了解更多中醫婦科資訊,請按「查看流動版」。

【婦科雜病】下腹痛痛痛痛劇痛難忍??婦科急腹症有哪些?

婦科急腹症是指那些突然發生的、源自女性生殖系統的急性腹部疾病。這些情況可能會導致劇烈的腹痛,並且可能需要緊急的醫療干預,包括手術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婦科急腹症病因。 1) 卵巢囊腫破裂(Rupture of Ovarian Cyst) 卵巢囊腫泛指卵巢上任何充滿液體的囊肿,當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