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3月19日星期五

【產後調理】產後手腕痛、手指麻痺。。。舒緩「媽媽手」,針灸一次就能見效~~

「媽媽手」最常見於新手媽媽、要照顧孫子的婆婆和嫲嫲,經常因為未熟習正確的「抱B」姿勢,而過度使用拇指附近肌腱,引起發炎。嚴重時連扭毛巾、扭樽蓋等簡單動作都無法完成,變得力不從心。


其實「媽媽手」的學名是「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」,由於手腕部有2條用於活動拇指的肌腱經過,2條肌腱在手腕部同時穿過一條腱鞘管道,若手腕持續勞動,令2條肌腱在管內不斷摩擦,長久下去會引起損傷發炎,導致手腕疼痛、腫脹和活動困難。

但「媽媽手」並不是媽媽的專利,一些需要長期重複使用拇指及手腕活動的職業,例如廚師、髮型師、攝影師和銀行櫃檯職員等,或經常按電話的「手機族」,都是高危人士。一般女性的發病率較高,因為女性前臂肌肉相對男性較為薄弱,骨構造相對窄小,容易造成勞損。


如果不肯定自己是否媽媽手,可以做一個簡單測試。首先用4隻手指握住大拇指,然後將大拇指盡量屈曲握於掌心,再往尾指方向擠壓,如果腕部出現疼痛或疼痛加劇,就是有「媽媽手」。


在中醫角度,「媽媽手」是筋傷一種,由局部「筋脈勞損、氣血不暢」引起,部分女性伴有「血虛,血不榮筋」情況,治療上以「舒筋和絡,理氣活血」為主,針灸能舒通經絡,對媽媽手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。臨床上一般以疼痛周圍局部針刺為主,常用穴位包合谷、陽溪、列缺、手三里、曲池、阿是穴等,一般針灸1次已能大幅緩解疼痛。有「血虛」的患者可以配合「養血通絡」的中藥,以達到更好的療效。

日常預防調護方面,手抱嬰兒時應避免過度屈伸手腕,腕關節應儘量保持正中自然狀態;並避免長時間做重複性的動作,例如扭毛巾、按電話等。平常應定時休息及進行拉筋伸展活動,以保持肌肉、肌腱放鬆。

「媽媽手」及「腕管綜合症」雖然同樣常見於新手媽媽,但其實是兩個不同疾病,「腕管綜合症」的資訊請按這裡

政府家庭健康服務曾拍過一段「產前產後護理──預防手腕痛」短片,值得參考:

如有任何疑問,請向註冊中醫師查詢。

想了解更多中醫婦科資訊,請按「查看網頁版本」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

【計劃懷孕】首次試管嬰兒IVF療程失敗,第2次配合中醫及針灸治療後共取得13個Day5囊胚(中醫案例分享)

H小姐,35歲 初診日期:2022年6月 H小姐2021年時新婚不久後就自然懷孕,本是開心事,可惜,及後發現 自己和丈夫同為輕型地中海貧血患者,兩人都是alpha型輕地貧 。於是需要在孕中期抽羊水診斷,很不幸胎兒攜帶alpha重型地貧基因,無奈之下,H小姐選擇於9/2021孕19...